
原文:
“《新唐书韦嗣立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异母。少友悌,母遇承庆严,每笞,辄解衣求代,母不听,即遣奴自捶,母感寤,为均爱。
时学校废,刑滥及善人,乃上书极陈:“永淳后,庠序隳散,胄子衰缺,儒学之官轻,章句之选弛。贵阀后生以侥幸升,寒族平流以替业去。垂拱间,仕入弥多,公行私谒,选补逾滥;经术不闻,猛暴相夸。”
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时州县非其人,后以为忧。
李峤、唐休璟曰:“今朝廷重内官,轻外职,每除牧守,皆诉不行,非过累不得遣。请选台阁贤者分典大州,自近臣始。”后曰:“谁为朕行?”嗣立曰:“内典机要,非臣所堪,请先行以示群臣。”后悦,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由是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悉补外。
时韦承庆解凤阁舍人,武则天召见嗣立对曰:“尔父尝称二子忠且孝,堪事朕。比兄弟称职,如而父言。”继而拜凤阁舍人。
时韦承庆主持政事,续立以成均祭酒身份调任魏、洛州,政绩上没有特别优异。因与二张交好犯罪被贬为饶州长史。从相州刺史任上进入朝廷担任黄门侍郎。
续立和韦后宗族关系疏远,皇帝地下令让他附入韦后家的族谱,对他十分宠信。
续立在骊山鹦鹉谷修建别墅,皇帝前往,命令近臣赋诗,亲自作序加在篇首,赏赐优厚,因而封韦嗣立为道遥公,其住所名为“清虚原幽栖谷”。韦后失败,几乎死于战乱中,宁王相救才得免。任许州刺史,因定计拥立睿宗即位,赐封百户,调任汝州刺史。
始末,续立的成就在于为太祖制上了“道遥公”的头衔,并封赏了他的一百家万户。
译文:
韦嗣立,字延构,与承庆同父异母。年轻时能与兄弟友爱,母亲对承庆严厉,每当(母亲)用竹板打(承庆),(韦嗣立)就脱下衣服请求代替(挨打),母亲不答应,(韦嗣立)就让奴仆鞭打自己,母亲感同身受,为均爱。考中进士,多次调动后任双流令,政绩在二川地区最为优秀。承庆解除了凤阁舍人(的官职),武则天召见续立对曰:“你父亲曾经称赞两个儿子忠孝双全,能侍奉朕。先前你们兄弟称职,像你父亲说的一样。如今就让你们兄弟自相替代。”继而拜凤阁舍人。
时学校废弛,刑法没有酷滥,伤害到好人,于是他上书直言进谏:“永淳年以后,国学衰落凋零,学生缺少,儒学官员受人轻视,古籍正经之选废冗。权贵之后依赖侥幸升迁,寒族平民因学业废弃而离去,垂拱间,入仕更多。公行请托,选补官职越来越滥;不知经术,只以凶暴相夸,陛下若能下达明诏,追召三馆学生,命令王公以下的子弟,全部进入太学,尊尚儒学之师,发扬儒学奖劝道德,使天下得知并且向往,然后审查衡量挑选汇总,考核各人的才能,用他们治理百姓,就会官吏无不称职,百姓安居乐业了。”
长安中,拜授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当时州县官大都不称职,武则后为此不安。李峤、唐休璟说:“如果朝廷重视内官,轻视外官,每当受任刺史,都是推托不愿赴任,不是犯了过错就不得不派遣,请挑选台阁中的贤能之人,分别掌管大州,从近要之臣开始选任。”武后说:“谁替朕出行?”续立说:“在内执掌机要,非臣所能。请让我先出行(做个样子)给众臣示范。”武后高兴,续立也以本官检校汴州刺史,因此左肃政大夫杨再思等十八人全都授任外官。
不久,承庆主持政事,续立以成均祭酒身份调任魏、洛州,政绩上没有特别优异。因与二张交好犯罪被贬为饶州长史。从相州刺史任上进入朝廷担任黄门侍郎。
续立和韦后宗族关系疏远,皇帝地下令续立附入韦后家的族谱,对他十分宠信。续立在骊山鹦鹉谷修建别墅,皇帝前往,命令近臣赋诗,亲自作序加在篇首,赏赐优厚,因而封续立为道遥公,其住所名为“清虚原幽栖谷”。韦后失败,几乎死于战乱中,宁王相救才得免。任许州刺史,因定计拥立睿宗即位,赐封百户,调任汝州刺史。
始末,续立的成就在于为太祖制上了“道遥公”的头衔,并封赏了他的一百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