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 欢迎您光临范文专家站,一个优质的范文模板文案基地。欢迎加入VIP
  •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正文概述    2025-05-12 18:01:21  

    (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猜测导入

    出示两个纸盒(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

    提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谈话:这两个纸盒,看起来大小差不多,请你猜一猜,做哪个纸盒用的硬纸板多?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引导可以计算它们所用的硬纸板的面积,然后再比较)

    二、探究新知

    1、引导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问题: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启发: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

    (2)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并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解法一:652+642+542=60+48+40=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65+64+54)2=(30+24+20)2=742=148(平方厘米)

    答:至少要用148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3)比较小结: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体现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应的长和宽)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2、自主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的问题,那么这个正方体纸盒的问题你会解决吗?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组织交流反馈。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谈话:我们在求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由此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揭示: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练一练以及练习四第一、二、五题。

    四、全课小结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概括性的语言说一说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吗?

    五、布置作业

    做练习四第三、四题。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四第6~10题及思考题。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2、让学生掌握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发展初步的抽象能力;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出应该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哪几个面之和。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表面积,谁还记得?

    2、计算下面物体的表面积。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6厘米、高12厘米。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5分米。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探索领悟,总结方法:

    谈话:在实际生产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和。

    出示例5 一个长方体鱼缸,长5分米,宽3分米,高3.5分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1、 谈话:请同学们说一说鱼缸的样子。

    提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什么?

    使学生明确,求需要多少玻璃,就是求这个鱼缸的表面积。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其中哪两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

    学生交流,指名口答。

    明确:分别求出前、后、左、右和下面的面积,再相加。也可以先求出6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上面的面积。

    2、列式解答:

    请学生独立完成。

    谈话:你能说说你列式的根据吗?让学生明确算式的含义。

    相机出示:

    5×3.5+5×3+3×3.5+3×3.5+5×3

    (5×3+5×3.5+3×3.5)×2-5×3

    3、谈话:还有其他的方法吗?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再互相交流。

    4、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明确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面的面积和,也就是长方体的侧面积。

    第2题,做让学生先弄清楚需要计算几个面的面积的和,然后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指名说出列式根据。

    三、巩固练习:

    练习四第6 题,思考问题是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然后让学生独立解答。

    四、课堂作业:

    1. 练习四第7题 要学明确木板是上、下、左、右四个面,沙网是前后两个面。

    2. 练习四第8题 明确教室的地面(也就是相应长方体的下面),不需要粉刷;算出顶面和四面墙壁的总面积后,还应该扣除门窗及黑板的面积。

    3. 练习四第9题 帮助学生理解台阶占地面积应为各级台阶的上面的面积之和,即0.3×6×5=9(平方米)。铺地砖的面积则是各级台阶的上面和前面的面积总和,即9+0.2×6×5=15(平方米)。

    4. 练习四第10题 要提醒学生以厘米作单位测量有关数据。测量结果可保留一位小数。

    五、思考题:

    提示学生:这个物体中的每一组相对的面的面积都相等。由此,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7+7+6)×2=40(平方厘米)。按要求补成的最小正方体棱长是3厘米。

    篇3

    【教学内容】西师版第十册第39页例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从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

    【教具学具】

    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

    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谁来说说什么是它们的表面积?

    出示一个长方体,指名摸它的表面。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也会计算每个面的面积,今天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二、探究学习

    1、探索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1:制作下面这样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师:请大家想一想,这道题实际上是求什么呢?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人小组合作完成这个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汇报交流计算情况,教师总结学生的不同算法,点拨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生1:我们组是这样算的:8×4×2+4×5×2+8×5×2=184cm2前后面左右面上下面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2+长×高×2+宽×高×2。

    生2:我们组是把6个面的面积分别算出来后再相加。

    生3:我们组是先算“前面+左面+上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即:(8×4+4×5+8×5)×2=184cm2。

    师:为什么求出这3个面的面积和,再乘2就可以了?

    生:长方体6个面可以分为3组,相对的面相等,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盒子的一半,再乘2就可以了。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长×宽+长×高+宽×高)×2。(师板书)

    师:观察真仔细,归纳能力真强。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认为哪些比较简便?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桌交流交流吧。

    2、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通过大家的积极思考,我们学会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想一想,正方体的表面积又怎样算呢?

    出示一个正方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方法。

    汇报交流。

    生1:我是把6个面的面积加起来。

    生2:我是用(长×宽+长×高+宽×高)×2的计算方法来做的。

    生3:我觉得只要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就可以了。

    师: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想法吗?

    生: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都是相同的。

    师:你能把这种求表面积的方法归纳一下吗?

    生: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第2题。练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集体评析。

    2、练习十第3题。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篇4

    兄弟祝福词简短精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表面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看图回答、

    长方体分割成正方体表面积增加

    (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填空、

    这个长方体上、下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左、右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前、后两个面的长是( )宽是( )、

    3、想一想、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6个面)

    二、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有关这6个面的一些知识、

    三、教学新课、

    (一)长、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

    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

    “左”、“右”、“前”、“后”标在6个面上、

    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老师先示范,学生再做)

    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

    教师明确: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例1、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1、这题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

    2、长方体的表面积包括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每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3、学生分组讨论、

    解法(一)

    6×5×2+6×4×2+5×4×2

    = 60+48+40

    = 148(平方厘米)

    解法(二)

    (6×5+6×4+5×4)×2

    =(30+24+20)×2

    = 74×2

    = 148(平方厘米)

    4、比较上面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解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面的面积之和;前后面的面积之和;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解法(二)是先算出上面、前面、左面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2,根据乘法的分配律可将解法(一)改变成解法(二)、

    四、巩固练习、

    1、一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用两种方法计算)

    2、一个长方体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铁皮?

    五、课堂小结、

    通过解答例1和做一做,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结论: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宽+长×高+宽×高)×2

    六、课后作业、

    1、一个长方体的木箱,长1.2米,宽0.8米,高0.6米,做这个木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木板?如果这个木箱不做上盖呢?

    2、一个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如下图、

    (1)它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2)它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3)它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分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第33~34页例题1及P36,T1~3)

    教学目标:

    ① 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② 会用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③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长方体牙膏盒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的教具各一个,学生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纲:

    1、预习教材第33~34页例题1。

    2、同伴合作,一个人准备纸盒正方体,一个人准备长方体纸盒。指出它的长、宽和高,并分别指出和长、宽、高相等的棱。

    3、把各自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是什么形状,并标好上、下、左、右、前、后等各个面。

    4、思考:观察一下展开的形状中那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5、练习:

    观察下面纸箱

    二、展示汇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

    2、交流汇报。

    (1)通过预习,我们已经观察了一个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的形状。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讨论一下预习的两个问题:

    A、观察一下展开的形状中那几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教师注意订正。

    B、 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小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齐读概念后,教师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下面这个纸盒的表面积要怎么求呢?

    前后两个面:长0.7m宽0.4m,面积是0.7×0.4=0.28m

    左右两个面:长0.5m宽0.4m,面积是0.5×0.4=0.2m

    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是:

    0.7×0.5×2+0.7×0.4×2+0.5×0.4×2

    =0.35×2+0.28×2+0.2×2

    =0.7+0.56+0.4

    =1.66m

    或者:

    (0.7×0.5+0.7×0.4+0.5×0.4)×2

    =(0.35+0.28+0.2)×2

    =0.83×2

    =1.66 m 答:至少要用1.66 m 硬纸板。

    (2)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课堂小结。

    1.、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要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关键是要准确找到每个面的长和宽。

    2、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

    结论: =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3、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什么用?(铺地砖、粉刷墙壁、计算长方体罐头商标纸的大小,都要用到这部分知识)

    四、巩固练习。

    完成P34“做一做。”学生独立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没有底面”是什么意思?讲评时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0.75×0.5”没有乘以2?

    装修安全责任协议书模板

    五、检测、反馈:

    (一)完成P36练习六T1~3。

    2、选择:

    (1)已知长方体的长2厘米、宽7厘米、高6厘米,求它的表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A、 2×7×2+6×7×2+6×2

    B、(2×7+2×6+6×7)×2

    C、2×7+2×6+6×7

    3、给一个长和宽都是 1米、高是3米的长方体木箱的表面喷漆,求喷漆面积的正确算式是()。(学生讨论)

    A、(1×1+1×3+1×3)×2

    B、1×1×2+1×3×4

    C、1×1×2+1×4×3

    讨论得出:底面周长×高=4个侧面的面积

    4、思考题:

    我们班级要办小小图书馆,需要一只长7分米,宽5分米,高6分米的铁箱现在有一张边长15分米的正方形白铁皮,能做得成吗?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

    = 长×宽×2+长×高×2+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

    = (长×宽+长×高+宽×高)×2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往往因不能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想象出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以至在计算中出现错误。针对这一点,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操作实验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来认识概念,理解概念。另外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

    (2)能够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3)通过练习学会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完成、小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练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练习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给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确定与所求面对应的棱。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基本计算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回顾旧知

    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

    要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求出哪些面的面积?

    要求表面积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在练习本中列式计算→小组内互相检查→个别汇报

    二、变式练习探索本质

    课件出示图片

    在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并不总有6个面,老师带来了一幅图,请看,这些物体的表面各有几个面,缺少了哪个面?

    学生看图判断,口头回答

    同学们的判断真准确,也就是在解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有关问题时,我们首先要判断要求物体哪些面的面积,而不能盲目地列式。

    下面老师这里有2道题,请同学们先判断是求物体地哪些面,然后再列出算式。

    课件出示题目

    杂货店售米用的木箱(上面没有盖),长1.2米、宽0.6米、高0.8米,

    1.制作这样一个木箱至少要用木板多少平方米?

    2.如果把木箱放在地上,占地多少平方米?

    当我们求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缺少了哪个面;再确定所求的面对应的棱的数据,这样才不至于在计算中出现错误。

    3.如果木箱外面四周都刷上油漆(底面不刷),刷油漆的面积一共有多少平方米?

    抓审题,引导学生想出利用木箱的侧面展开图进行计算更简便。

    学生独立列式→同位互相检查→集体讲评

    下面这道题,你们又能不能找准求哪些面,对应哪些棱呢?能准确判断地同学请列出算式。

    4.在木箱的四周贴上商标纸,宽度是0.2米,贴这个木箱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米?

    学生尝试列式→提出审题困惑的地方→了解商标纸的“宽”实际上就是长方体的“高”发生了变化,长和宽都没有变

    我们刚才围绕售米用地木箱,解决了4道题,这4道题有的是求5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1个面的面积,有的是求4个面地面积,所以我们再解决有关题目地关键在于判断要求哪些面,找准与面所对应的棱。

    三、检测练习巩固强化

    这是同学们在解决问题是出现的5种列式方法,请同学们当当小老师,判断对还是错,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意见,说说理由。

    课件出示题目

    一个橡皮擦的外包装长3厘米、宽2厘米、高0.5厘米,做这样一个外包装至少要用硬纸多少平方厘米?

    「1」3×2×2+2×0.5×2「」

    「2」「2×0.5+3×0.5」×2+5×2「」

    「3」3×2×2+3×0.5「」

    「4」「3×2+3×0.5」×2「」

    「5」「2+0.5」×2×3「」

    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进行小组交流→汇报

    抵押担保合同有效条件

    三、综合练习发展提高

    同学们真不错,不仅能自己准确找到求哪些面的面积,还会对同学的错误进行判断说理,那你能够用你地本领解决下面地问题吗?

    课件出示题目

    学校要给美术室重新装修,美术室长8米,宽6米,高4米。

    1.工人叔叔给美术室的地面铺上地砖,铺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用4块地砖,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块地砖?

    3.粉刷教室屋顶和四壁,除去门窗和黑板的面积20平方米,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至少需要涂料多少千克?

    独立完成→小组中进行互评、说理→选取代表说说小组中出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准确地运用方法列式计算以外,还要考虑生活地实际情况,才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茶语范文网,一个优质的源码资源平台!
    茶语范文网 » 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