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写端午节的古诗大全
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 rejo且传觞.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8、《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escalate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9、《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10、《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1、《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12、《齐天乐》
宋·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
衫裁艾虎.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13、《菩萨蛮》
宋·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4、《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15、《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16、《喜迁莺》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7、《花心动》
宋·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18、《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9、《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0、《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21、《五日·选一》
明·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22、《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