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论文结论部分怎么写
学术论文正文由结果、讨论、结论等组成,其中,结论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是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关于学术论文结论部分写作的建议和常见类型,供参考:
(1) 结论应阐述研究结果的主要发现及其理论价值、实用价值及适用范围。
(2) 结论需提出研究空白或建议方向,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3) 根据结论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分析综合型:对正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概括,突出作者的观点。
2. 预示展望型:在正文中阐述理论观点的价值、意义及其应用前景,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3. 实证对比型:以正文中的理论观点为依据,通过事实或数据做出结论。
4. 解释说明型:对正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或解释性的阐述,使作者观点更清晰。
5. 提出问题型:在对正文论证进行分析后,提出与研究结果相关的问题,并可能指出尚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6) 结论的语言要求严谨,避免模糊用语和含糊其词。使用准确的数据和逻辑关系,条理清晰、内容丰富。
(7) 结论应按研究结果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分项编号逐条列出,避免重复正文中对各段的简单复述。
(8) 每个结论部分的内容不宜过于笼统,尽量通过具体的数据或现象进行阐述,避免泛化。
(9) 结论应保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抽象或含糊的语言。尽量用明确的变量和概念来表达观点,并且以事实为基础
(10) 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他人结论,也不需对研究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如“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等语句可以被合理地加入到结论中。研究成果的实际价值由读者自行评估,不必对作者的结论加以过多评判。
(11) 结论部分不应出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这样的表述,建议避免使用过于笼统或含糊的语言,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逻辑混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