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育》相关心得体会
德育工作的本质与重要性
德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理想。它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工程,涉及教育、思想、体育等多方面的协调工作。
在第二期培训中,刘次林教授的“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不仅是德育的传统模式,更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刘教授还提到“仁礼关系”的重要性,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了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这些观点帮助我重新认识了德育的本质,也让我更加关注如何将德育与实际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刘教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学业压力,更是为了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5个“反面现象”(1个心理不健康、1个不怕网瘾、1个怕苦、1个有性 conflicts、1个同性恋)让我印象深刻,这些案例深刻反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我感到困惑的是绩效工资的实施如何提升教师的积极性?刘教授提到,“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这与我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完全一致。我开始思考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每个课程中,同时也要尊重教师的工作选择。通过参加培训,我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实践并创新。
跨学科学习与多元评价
第六期培训让我看到了学校在跨学科学习方面的新成就。通过参观泡桐树小学和成都七中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我发现跨学科学习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更是为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学科融合是德育工作的关键,而学校如何实现这一点,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教育效果。
我开始反思,如何在传统班级教学中引入多元评价体系?刘教授提到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跨学科学习的结合,让我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思想”层面的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让我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计划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理论和实施方法。
沟通与管理:校际合作与多元评价
通过参观学校心理艺术老师们的活动,我看到了校际合作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教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individually, 还要关注班级的整体发展。这种多元评价理念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刘教授提到的“立德树人、德育为先”让我意识到,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我们还必须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确保德育工作既有效又得力。
开展有效的德育方式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具备专业技能,并持续投入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刘教授还提到,真正的德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更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的文化传承。
通过参加拓展培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陡峭的山路不仅锻炼了队伍的体力和意志力,也让我意识到,良好的团队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强跨部门沟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总结
第二期德育干部培训让我对德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教师工作的范畴,更是学校教育、思想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学习、多元评价等重要理念,我更加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方向,并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突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德育实践。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让我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与挑战。我相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创新德育方式,更好地实现教育理想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