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释义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内容】:
高居‘南斋’时,开帷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作者】: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
【注解】: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赏析】:
此诗写玩月思友,由月忆人。感慨清光依旧、人生聚散无常。即景生情,情蕴景中,是盛唐诗的共同特点。这首诗由此人此景联想到彼景彼情,且情景交融,独具特色。
诗的开头点出“南斋”;二句点“明月”;三、四句触发主题,写玩月;五、六句由玩月而生发,写流光如逝,世事多变;七、八句转写忆故友;最后写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兰杜,芳香四溢,闻名遐迩。全诗笔不离月,景不离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济,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高居‘南斋’时,开帷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適、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此诗由高适、王之涣、王昌龄三人合写。
赏析:此诗由高适、王之涣、王昌龄三人合写,诗人以玩月寄人崔少府,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意。诗中流光如逝的时光,世事多变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对人生起伏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故人文章道德,恰似兰杜,芳香四溢”更是抒发了诗人对文艺文章之道的追求和向往。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王昌龄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